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顶峰。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比较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较热的季节大暑。
民间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诗人则会讲得文雅些,“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其实,想要表达的都是夏季的炎热。在这一天,人们会晒书、尝米,尝酒。
古时六月初六是文人晒书的日子。此时阳光充足,浸透书页的光线可以驱赶藏匿在书中的书虫。
- 尝米 -
民间素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一说。在我国古代,每到小暑,都要尝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酒。
-尝酒-
自宋朝末年时起,在南方就出现了在每年小暑过后早稻成熟开镰食新的习俗。人们在自己吃米饭之前,把米做成干饭,酿成酒,备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丝瓜、茄子,有种忆苦思甜的味道。
小暑已至,大暑也就不远了。白酒有安神的功效,夏季炎热,喝些白酒更易入睡且对身体也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