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时尚而不张扬,性情内敛而含蓄,她本身就是天塞酒庄的最好代言。说起陈立忠,她给众人留下的印象:敬业、严谨、知性和美丽,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葡萄酒的执着,以及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坚韧气质,都给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喜欢葡萄酒有很多原因,包括它的文化底蕴,它的健康、时尚,它那让人享受的口感、香气、颜色,以及令人着迷的多样风格和回味无穷、充满神秘的变化等等。”聊起对葡萄酒的喜爱,新疆天塞酒庄总经理陈立忠有感而发。
一位坚韧的葡萄酒爱好者
去过天塞酒庄的人,都会被酒庄精细的管理、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所震撼,如果不是亲自到天塞酒庄,很难相信在相对偏远的新疆,竟然有这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设施。
在决定投资酒庄之前,陈立忠对当地产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和产业规划及政策都做了认真了解,也走访调研了国内的主要产区,最终还是定在巴州焉耆。
“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产区规划和产业政策,巴州当地的业内人士以及州、县政府的专家顾问也给了我们许多好的建议,因此,我们最终决定在这里投资建设酒庄。虽然种葡萄和酿酒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但我们会加倍努力,用心培植每一棵葡萄树,酿造每一瓶好葡萄酒。”陈立忠表示。
基地和酒庄建设彰显中国风格
陈立忠介绍,目前,天塞酒庄种植公司拥有种植园2000亩。现在,种植园已经种植了赤霞珠、美乐、西拉、品丽珠等五个生产品种,马瑟兰、小芒森、马尔贝克、小味多等十余个试验品种。同时,公司还建有育苗基地,引种、栽培更多优、新品种,实现了自己的特色及品种多样化。种植园已规模种植的如赤霞珠、美乐、西拉、霞多丽、品丽珠,都是传统的国际性品种,目前表现都很好,特别是西拉和品丽珠,虽然树龄仅有四年时间,但果实糖酸适度、果皮韧性强、颜色深,口感单宁令人振奋。
新疆气候独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而且病虫害很少,瓜果格外甜美,焉耆地区是传统的特色林果种植地区,葡萄果实成熟度好,一般在八月底就可以采收。经过几个月的发酵、醇化,可以更早地和消费者见面,保留了浓郁的果香和原汁原味的风格。
这里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夏季极热,冬季极寒,土壤贫瘠,降雨量少等,天塞酒庄通过定期使用有机肥改善贫瘠的土壤,同时通过机械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按照地块规划泵房,合理分布地下灌溉系统,以此弥补降水量少等问题。
“提到酒庄,大家可能联想到的就是欧式建筑风格的酒庄,但天塞酒庄采用的是新世界的简约风格,体现了中国特色的风格。”陈立忠说,天塞酒庄所在的巴州地区,天鹅是最能代表区域特色的物种之一,天塞酒庄的整体建筑是一只展翅的天鹅,鸟瞰时更加形象,酒庄的建设理念就是其在焉耆葡萄产区好比一只展翅欲飞翔的天鹅,酒庄墙体呈现的是鲜明的葡萄酒红色,酒庄的瞭望台是天鹅头,整个酒庄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与身后的霍拉山融为一体,天鹅在展翅飞翔,而霍拉山更像是展开的羽翅。
为梦想一直努力
提起酒庄建设过程中的艰辛,陈立忠感慨道:“这几年,遇到的困难还是不少的,包括一些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劳动力不足、地处边远物流不畅等。感觉最大的困难还是团队建设方面,这个问题存在两个方面的难点:一是酒庄地处边疆,内地技术人才不愿意到新疆工作,团队组建困难;二是在种植、酿造理念上,一些员工对天塞酒庄做精品酒的理念和精细化生产的工作要求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员工需要更多的培训和统一认识,形成严谨、精细的企业文化,这需要一段时间去逐渐积累。”
“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再加上对葡萄酒的热爱,我们一直坚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好酒的信念,不管过程中有多少困难,我们从未想过放弃或退出。当然,几年的辛苦还是收获很多,最大的收获是在焉耆盆地这个产区种出优质葡萄,并用这种独具风格的葡萄,酿出了让消费者非常喜爱的葡萄酒。整个过程的经历和许多可贵的经验对我们来说都弥足珍贵。同时,也证实了公司的理念和定位是正确和科学的,坚定了整个团队的信念,让我们坚定不移地投入和工作。”
陈立忠说:“很多消费者对国产葡萄酒或者说对葡萄酒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国产葡萄酒自身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更多的企业去认认真真地做酒,这也是我们当初投身这个行业的初衷。消费者也需要更多的葡萄酒知识,目前国内也有很多企业葡萄酒的质量已经很好了,我们相信消费者很快会成熟起来,只要国产葡萄酒的品质好,就一定能得到消费者的尊重与认可。”
关于天塞酒庄的未来,陈立忠表示:“我们会坚持自己的定位,种好葡萄做好酒,不扩大规模,不在横向上发展,主要是纵向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坚持会员制的运营模式,努力为广大葡萄酒爱好者酿造出好葡萄酒,并不断致力于传播、推广葡萄酒的文化。
陈立忠的酒庄人生才刚刚开始,她的付出和努力是中国很多正在建设或发展的酒庄的缩影,我们期待更多像陈立忠一样执着和用心的葡萄酒人的出现,我们也期待更多像天塞酒庄一般美丽和精致的酒庄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