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25日,由中国酒业协会、江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中青年专家培养计划”江南大学专题培训班因定位层面高、理论实践视角宽、内容含量大、话题覆盖广而得到学员广泛好评。培训会期间,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在讲话中,对培训班研讨内容、形式和效果给予充分肯定。成绩的取得自然也离不开此次活动的主要筹办与实施者江南大学徐岩教授的默默付出。据小编了解,此次培训班整个课程安排都是经过他精心思考而科学合理设置的。
会议期间,徐教授就“白酒中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讲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一个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才问题。白酒酿造是一个涉及微生物知识、化学知识、工程学知识等多学科交叉的产业,作为一名酿酒人,其成为专家前不仅要懂这些知识,而且还要会应用知识。另外,白酒是一个我国有自身优势特点的传统产业,这既需要对整个知识的传承有一个明确认识,同时在新形势下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的一个产业。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白酒对人才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对专家的要求更是如此。
中国酒业协会能够从行业深层次的调整过程中认识到此问题,引导行业企业培养白酒中青年专家,极具前瞻性思考和判断。徐教授表示,白酒中青年专家培养势在必行,因为,国外没有白酒产业,必须要自己培养人才。它不像啤酒、葡萄酒产业那样,能够从国外引进一些人才。此外,今天经济的发展与过去经济的发展有很大不同,这要求技术人才不仅要知道过去,了解现在,更要知道未来,创造未来。
谈及此次培训,徐教授结合当前白酒产业发展形势分析说:营销达到一定程度,其创新是很容易被模仿的,相对而言,技术创新的跟进并非一蹴而就,产业在生产技术方面需多发力。但同时,他也指出,未来白酒产业的发展一定是营销和生产技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正是基于对“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中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充分的认知和理解,作为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徐教授筹办和实施的“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中青年专家培养计划”江南大学专题培训班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亮点。对此记者进行梳理总结为三个字:热、实、值。热是从学员身上感受到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实是培训内容充实,学员学习生活的时间比较充实,5天的时间30多个小时的培训将培训做实了;值是学员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