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葡萄酒品牌可能大家数都数不过来,而葡萄酒产区更是成千上万,有很多在国际上有很大的知名度,还有些产区历史比较久远,但是不管每个产区怎么争,大家比较认可的就是波尔多了。
有人认为波尔多代表了葡萄酒的风向标,也有人觉得现在的波尔多太LOW、性价比越来越差,但无可否认的是,它是葡萄酒爱好者的起点。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编列的葡萄酒价格指数表(Liv-ex 100指数表)90%的葡萄酒来自波尔多。这说明,从收藏行情来说,波尔多酒的收藏价值整体是最高的,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次的葡萄酒拍卖,全部都是波尔多酒。
波尔多为什么如此受欢迎?或许以下这些就是答案。
历史上最早的规模化产区之一
法国葡萄酒产区几千年前就形成了。据说是罗马人把葡萄藤带入波尔多,大约公元1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罗纳河谷,2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勃艮第和波尔多,到3世纪时已括抵卢瓦尔河谷,最后在4世纪时出现在香槟区和摩泽尔河谷。值得一说的是,世界上其他地区像现在的格鲁吉亚,也很早有葡萄的种植和酿造,但这些地区其实无法称之为 “产区”,只是像农民种小麦一样,方便在哪种就在哪种一些。而波尔多这些地区,是成规模化,片区化的,这为日后波尔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贸易决定一切
受地理位置决定,波尔多很早就与贸易结下了不解之缘。波尔多城始建于加龙河岸边,早在古罗马时期,这里就成为将内陆葡萄酒销往意大利的海运集散地。后来,当波尔多地区大面积栽种葡萄并成为葡萄酒的重要产地后,葡萄酒贸易继续进行,并以海运对外销售为主。一个原因是国内销售不堪重税:在法国,高品质葡萄酒的消费者都是生活在巴黎和宫廷的王公贵族,而波尔多葡萄酒在运往巴黎的长途旅行中要经历重重关卡,多次上税。那些离巴黎较近的葡萄产地,如勃艮第或香槟省,那里出产的酒路途近,上税少,价格便于接受。因此,波尔多葡萄酒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在17世纪,波尔多酒主要卖给荷兰人和英国人。荷兰人购买葡萄酒主要是为了转手运往海外殖民地,这样,波尔多酒被很快地在世界多个地方建立了贸易关系。
欧洲上流社会的推波助澜
波尔多可能要感谢一位多情美貌,又颇具胆识的女公爵阿莉诺(Aliénor d’Aquitaine)。
阿莉诺是当时波尔多所在的阿基坦大区(Aquitaine)的领主,她先嫁给了法王路易七世,成了法兰西王后,之后又离婚改嫁了英国的亨利二世,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当过英、法两国王后的女人。凭借着这段关系,波尔多和英国有了日渐密切的商业往来,波尔多的葡萄酒也开始流行起来,这样的状况大约持续了三百年。
当时最好的酒都优先卖给了波尔多北面那个多雾而不亲法的岛国——英国。他们买酒是为了自己消费,因此,英国人需要的是高品质葡萄酒。波尔多葡萄酒在英国上流社会很快成为时尚,以至于酒价不断攀升。在其后的几十年间,英国人对波尔多酒产地的认识越来越细化,在细化到村镇后,他们又进一步细化到了一些著名酒庄。
在17世纪40年代,客户只需订购梅多克产区的葡萄酒就能得到高品质的保证,当时的葡萄酒价目单显示,波尔多酒已经按其几大产区来划分了。但随着时间推移,客户要求更为细化,主要锁定在几个酿酒技术出色的村镇。从17世纪下半叶起,酒的目录中也出现了一些格拉夫 (Graves) 产区酒。这就是后来出现1855年列级分级的重要诱因:“不是为了定级而划分,是为了保证质量。是在用分级的方式告诉人们,这些酒不会让大家失望。不管一级酒还是五级酒,它们是一样的好。”
要知道,当时的英国上流社会,是基本掌握了整个欧洲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潮流话语权的,只要英国贵族玩什么或者喜欢什么,都会迅速被其他国家的皇室和贵族所仿效,葡萄酒自然也不例外,在英国人的带动下,波尔多开始成为“高品质精品酒“的代名词。
奠定”全球风向标“的1855分级
接上所提及的,波尔多人很多发现,只要讨好英国的贵族,便能使自己的酒卖的很好,但这在奥比昂 (Haut-Brion) 酒庄主人德?彭塔克(Arnaud de Pontac)看来,还远远不够。他做了一次很小但影响深远的商业创意:彭塔克派他的儿子去伦敦开了家酒馆,名叫“彭氏总店”,作为展示其酒庄葡萄酒的窗口。很快,这个酒馆及其葡萄酒就风靡伦敦上流社会,买波尔多酒时直呼庄名,成为很体面的事,渐渐地,第一个超级名庄就这样出现了。
后来,还有另外3个酒庄也同样知名:位于玛歌村的玛歌 (Margaux)酒庄、位于波亚克村(Pauillac)的拉图(Latour)酒庄和拉菲酒庄。这4家酒庄的葡萄酒,品质很好,以致供不应求,价格远高于其他波尔多酒。因此,奥比昂酒庄、玛歌酒庄、拉图酒庄和拉菲酒庄自成等级,人称“一级酒庄”。到18世纪中叶,其他酒庄也认识到,提高葡萄酒的质量能带来商业利益。于是他们开始花费精力研究如何能酿造好酒来吸引英国有钱人的注意。有几家酒庄逐渐在市场上建立了好名声,但价格没有一级酒庄那么高,但已经很接近了,这些酒庄被称作“二级酒庄”。
但是,1855年的列级分级并不是非常客观的评级,其实排名的时候,当时谁有权力,谁影响力大,就可以把自己排在前面。五大一级庄之所以是一级庄,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当时他们的地域比较广,历史比较久远,家族比较长,而且上流社会就认它们。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列了级的都是1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凡是列了级的从质量上、口味上都是非常好的,它们的差别只是口感的细微变化。所以并不存在很差的酒但也能上列级排名的。
这种分级制度看似满满的功利心,俗不可耐,但却迎合了市场的发展,抓住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财富和权力的渴望,从整体上来说,是葡萄酒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台阶。
最具前瞻性的波尔多酒商制度
波尔多人天生一副精明头脑,别国的无产阶级农民和资本主义商人斗得不可开交之时,波尔多的农民和商人已经开始联合搞发展,创立了波尔多酒商制度。
波尔多的酒商制度是由酒庄、经纪人和酒商组成的,他们分工明确,酒庄通常负责种植和酿制,酒商负责酒的出口和贸易,而经纪人既熟悉产品又了解需求,在酒庄和酒商之间进行沟通,起到桥梁和缓冲作用。
经纪人和酒商成就了波尔多酒贸易的发展,众所周知的波尔多期酒,就是在他们的推动下风靡全球。就是这种极具前瞻性的酒商制度对波尔多葡萄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亚于1855列级庄分级,在波尔多的国际贸易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