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酒,在李白的口中成了千古一叹,那酒情诗词,便也万古传承。
余光中曾经这样描述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我们熟知的唐代使人,一生以酒为乐,以诗相伴。这个一生沉浸于酒中,酒醉吟诗,透漏着豪放与豁达。
一、 豪放之饮。《将进酒》描述,李白与朋友饮酒,喝到兴处,有感而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可能是朋友带钱不多,或许饮酒很晚,或许老板打烊,朋友劝其退场。可李白却说”老岑、老丹你们就别磨叽了,赶快喝酒,杯要见底,别养金鱼。“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当朋友说,别再喝了,带的钱不够了。可李白却放出狠话,“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真是一场壮观、豪放的喝酒场面。我们无法考证,当初李白饮酒的酒店之排场和菜肴之鲜美,但从诗人有感而发的感慨之中,推断会是不错馆子。或许是长安数一数二的酒楼。可惜,后人没有保护好酒楼旧址,不然其知名度不亚于黄鹤楼与岳阳楼。
二、风雅之饮。春暖花开,皓月当空,一个人,一壶酒,有花相伴,有月相陪,“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以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性情之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三、浪漫之饮。诗人在山野之间,酒香、花香自然和谐。相约知己,举杯畅饮,真乃酣畅之极。“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敬激荡于古人的胸中,与大自然对话,与大自然相谐,以大自然作比,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是一种超脱的时尚,是一个洁身自好的境界,甚至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追求。
四、惆怅之饮。“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是李白在《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诗句,作为送别为题的诗,却不写叙别,不写楼,直抒郁结,可以看出此时诗人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荣辱和悲欢之后,仍然不能忘怀那十年前在长安呼风唤雨的得意,当年,应召为杨玉环作诗,皇上赐衣服,高力士为他脱靴,那是何等威风。而今早已是过眼的烟云。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诗人渐增愁意不能自拔,诗人只能借酒消愁。
李白一生以酒为友,以诗为伴。借酒消愁,却又百饮不醉,你那些酒后的诳语道出的分明是你的寂寥。骨有多硬,心就有多傲。你宁可在酒精中沉溺,也不愿向世人诉说你的悲苦。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像酒这样浓烈的东西才能溶解他的忧愁。酒,给了他自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