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在5月20日对部分青岛优质啤酒进行提价,单款单箱全国提价2元。此外,因青岛市将于2018年6月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届时青岛所有厂区将暂停生产及发货一个月。这是青岛啤酒半年内的第二次提价。消费者难免会怀疑啤酒厂商们是想利用世界杯这个契机大赚一笔吗?
图:青岛啤酒涨价
此前,华润、青岛、燕京、百威等啤酒大品牌已在年初完成了一次集体提价,其中燕京、华润、青岛啤酒价格涨幅在5%-15%之间,涨价产品集中在500ml的瓶装和易拉罐装。涨价是基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运输费用增加、环保税开征导致的成本上涨。
青岛啤酒在5月份即将迎来又一次的涨价,这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在今年六月即将开始的世界杯。世界杯年啤酒的销量是厂商从来都不需要担心的,但是在此时涨价,消费者难免会怀疑啤酒厂商们是想利用世界杯这个契机大赚一笔。
青啤2017年财报。营收262.77亿元,同比增0.66%,这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正向增长的一次,也是自2011年开始首次增速不再下滑的一年。营业利润19.92亿元,同比增40.58%,与营收一样出现了首次增长。
扣非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19.05%。营收增长未来预期仍以当前水平持平或低速增长,但利润方面预期将会有可观改善;主要原因前面已述,主要是提升中高端占比改善以及降本增效挤压利润。
截至目前,青岛通过经销商及餐饮市场销售占比50%,其余销售则通过商超渠道。中高端销售目前占公司的总销售大概为20%(2017共计销售797万千升,中高端销售量为162.5万千升)。费用上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两项同比下降3.57亿元,公司对市场促销投入减少。运营情况上看,账上囤积现金接近100亿元,非常富足,应该随时都会有并购可能。应收票据及账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先款后货的生意,对供应商占款接近1个月时间。
存货水平也保持正常,整体运营情况正常。盈利能力上看同比除了毛利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外其他均有提高。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原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的上涨高于销售增长导致。负债率水平也保持正常。经营现金流同比下降25%,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原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现金流出同比增多。
实际上可能并不是如此,以青岛啤酒为例,从青岛啤酒2018年第一季度披露的年报和原材料市场的行情来看,此次涨价并不是需求拉动的,而是因为其成本增加导致的价格上涨。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环保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开始征收环保税,造纸业的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只能通过价格的上涨维持生存,这也是包括啤酒在内的快消饮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多酒业视点相关资讯,关注白酒代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