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善饮酒,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懂酒之人越来越少,近日中国品酒大赛在我国各地举办,主要阵营分为酱香型与浓香型白酒,以下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发表的关于酱香型白酒发表的看法。
白酒根据其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与风格,白酒的香型目前有12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酱香型和浓香型等。决定酱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的酒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者酿造工艺的不同,酱香型白酒则属于高温大曲,而浓香型白酒则属于中温大曲。酱香型白酒优雅细腻、空杯留香,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突出“浓”;浓香型白酒绵甜醇厚,窖香浓郁,香味协调,尾净爽口,突出“净”。
图:乌镇坛装酒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表示,举办中国白酒的品酒类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在消费者饮用中国白酒的同时,不止获得了物质知识,也应该有文化知识的熏陶,这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品酒境界,而且在精神层面上也得到了愉悦。张颐武教授在接受凤凰网酒业记者专访时,谈了自己对酱香酒及酱香酒文化的认识。
张颐武:酱香酒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类型,我觉得这个酱酒其实是非常醇厚细腻的。酱酒有个最大的印象,就是大家喝了以后就会发现是很深沉内敛的,不像其他的酒各有各的特色,但是酱酒深沉内敛让人非常留恋,就觉得酱酒是非常迷人的东西。
所以如何普及酱酒文化,把中国白酒文化普及到社社会各界,让大家有更多的中国酒的品酒知识,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白酒其实是中华文化,中华酒文化的一个高峰,是元朝以后到明朝才发展成熟的一种技艺,那么酱酒在中国白酒里边非常独特的地位,所以希望酱酒的文化能够让大家更了解,喝酒的时候不是说拿一瓶就要猛干,而是说掌握了文化,在细细品位中间感受到酱酒的文化意蕴、精神境界,这个对个人来说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
酱香酒的普及知识,既是物质的知识,也有文化的知识,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提升自己喝酒的境界,让自己的酒风、酒德提升,让自己喝酒的境界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中国白酒我觉得还是有非常远大的前程。
图:精品木盒酒
中华文化我觉得两个东西是最体现中华文化的境界,都是在明清两代成熟的,一个是茶文化,茶的话就是绿茶,绿茶因为是最简单返璞归真,而酒尤其是中国白酒,是到了明清两代才完全成熟,跟绿茶一样,而酒是非常的热烈,酒的烈和茶的淡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阴阳组合,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微妙的。
其实从绿茶和白酒,大家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这种精神,中华文化的精神在里面,他其实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交汇点,所以你会发现,你品白酒的时候,实际上中国人我觉得拉近距离很迅速的交朋友,都是靠着白酒的牵引,所以白酒对人来说,我觉得是提供一个既是提供精神境界,又是提供交友沟通最好的方式。所以中国人是最迷恋白酒,所以白酒的境界是中华文化最具有象征性的一种物质文明的产物,又是精神文明的产物。
中华文化其实有非常多的酒的喝酒的规矩,喝酒的方式,其实是浅饮慢酌也是中华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现在我觉得很多人由于这些年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很多冲击,所以我们酒文化往往变得庸俗了低级了,所以怎么提升大家饮酒品位,让饮酒从俗饮变成雅饮,从豪饮变成美饮,这个是我们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图:茶半酒满
所以现在看的话,普及酒文化,传播酒知识,让大家在品酒的过程中间,来体会到文化的意蕴,让大家在美食美酒的熏陶之下的既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也得到物质满足。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现在白酒文化不断普及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觉得我很是喜欢参加白酒业的活动,因为白酒本身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所以我是觉得一个学者是有责任人白酒文化更加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千家万户,让公众更了解白酒,更体会到白酒的意蕴。
这个我觉得也是我们的责任,因为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白酒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应该他得到更多的理解,就每个人都会喝酒,拿起杯子来就喝,但是每个人不一定都懂酒,所以既需要懂酒的技术,酒的酿造,酒的品位,也需要懂酒的文化,如果懂了这些,那么一个人他的精神境界也可以得到提升,他和人交往的方式也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