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白酒市场发展再次转向快速车道,白酒消费也越来越趋向于健康方向,由白酒衍生出来的醒酒产业开始崭露头角。喝酒虽好,但酒后容易出现头疼、宿醉、身体疲劳等问题,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因此,醒酒市场借机跻身市场蓝海。
照市面上现有醒酒产品单次服用25元消费核算,目前中国醒酒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级以上,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继续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和需求的提升,未来醒酒产业超千亿级不成问题。
图:醒酒产品
每年超8000亿元的白酒市场,6亿人的消费群体,千亿醒酒市场商机,吸引众多厂家杀入其中,希望在这个新崛起的品类中分得一杯羹,醒酒市场可能在近几年迎来爆发时刻。
目前,广阔的蓝海市场商机,吸引了众多药企、饮料企业纷纷“试水”,市场上各种醒酒片剂、醒酒饮料、醒酒茶、醒酒胶囊等新品层出不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已有酒企从酿造工艺出发,打算从根源上改善饮酒前后的体验。
图:醒酒产品
为缓解宿醉带来的不良感受,美国防止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建议:
有效的水分补充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缓解宿醉后的脱水状态,同时水还会冲刷胃肠壁,减轻酒精对肠胃的刺激,避免呕吐。牛奶、面包、培根、鸡蛋等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则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进一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这也是众多醒酒产品的基本原理。
但事后补救仍是一种辅助措施,已经有酒企选择主动研发更健康的白酒。例如降低酒中杂醇油的含量,据了解,杂醇油是酒的组成成分之一,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味道,含量过多会导致辛辣苦涩,给酒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对人体有危害作用。
图:醒酒产品
研究发现,杂醇油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它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疼,其毒性会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加。并且,由于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停留时间长,故成为了引起白酒上头的主要原因。
除杂醇油外,中国高校的研究也发现了对国人来说饮用后健康负担更小的白酒,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运用气质联用仪、飞行质谱仪等科研仪器对中国白酒各香型进行比对后发现,老白干香型酒具有小分子特质,即成分更容易代谢分解成CO2和水排出体外,具有醉的慢、醒得快等特点,也是众香型中最不容易上头的。
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白酒市场的蓬勃发展,相衍生的醒酒市场已有一定规模,但众多酒企也应从供给侧结构出发,充分利用前沿科技改善酒的品质与饮后舒适度,醒酒产品作为一种事后替代品仍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升级与改良酿造技艺已然成为全行业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