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白酒,以洋河、今世缘等巨头为主的酒业板块,近两年在鲁酒板块已有较大市场份额,对外深耕细作动作不断,扩张路线正在进行中。在前几日的江苏省酒类行业商会第二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公布了2018年度苏酒各项大数据,以及苏酒板块市场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图:江苏省酒类行业商会第二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主要经济指标大多实现稳定增长,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具体如下:
1.酿酒产量:
全省酒类规模以上89家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330.13万千升,同比下降5.20%。其中饮料酒产量254.46万千升,同比下降2.30%。分酒种情况是:
白酒:(32个企业):完成总产量69.19万千升,比上年增长1.52%。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列四川之后;
啤酒:(29个企业):完成总产量173.11万千升,比上年下降3.52%。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八;
黄酒:(4个企业):完成总产量12.16万千升,比上年下降2.05%。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
酒精:(24个企业):完成总产量75.67万千升,比上年下降14.89%。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三。
2.销售收入
全省规模以上酿酒生产企业完成主营业务销售收入5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分酒种情况是:
白酒:完成销售收入3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6%;
啤酒:完成销售收入86.45亿元,比上年增长7.55%;
黄酒:完成销售收入10.58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酒精:完成销售收入92.49亿元,比去年下降0.45%;
葡萄酒:(1个企业)完成销售收入0.58亿元,比上年增长65.71%。
3.经济效益:
江苏全省规模以上酒类生产企业共实现利润152.60亿,同比增长12.35%,其中,白酒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41.87亿元,同比增长16.90%,啤酒企业实现利润3.93亿元,同比下降11.09%;黄酒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15.71%;酒精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40.12%。葡萄酒企业累计实现利润0.02亿元。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喝好酒和喝健康酒逐渐成为江苏人民生活的美好诉求,各企业通过各种提价等形式站位中高端乃至高端,显露了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提高,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逐渐成为主旋律。
随着社会财富增长,可支配收入迅速增加,教育水平提升,结婚年龄推迟,80,90后步入社会开始秉持精致生活的理念,更在乎个人的自我享受。
从50.60后逐渐出现人口老龄化,到现在70.80.90后逐渐成为酒水消费主力;在巨大的消费欲和经济能力之间,80,90后也在摸索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酒水消费。
对此,江苏各大酒企也在谱写各种文化建设与渠道建设,希望通过充分吸收新兴消费者来提升销售量。
二、苏酒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看经济指标:
2018年,江苏省酒业完成的主要经济指标与2017年同比,有升有降,总体放缓,但也有不少亮点。主要酒种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全面增长,增幅比上年分别高出0.55/3.94和1.9个百分点。特别是产量历史上第一次超过河南(42.91万千升)、山东(40.58万千升),跃居全国第二位;啤酒、黄酒销售收入增幅也分别比上年高出5.86和10.83个百分点。
图: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江苏省工商联酒类行业商会会长陈国锁会长
市场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是苏酒的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是品牌意识不断提升,市场向全国主导品牌和区域强势品牌集中;
三是白酒一线名酒价格上涨明显,次高端、中高端和区域二、三线产品价格受其带动,部分涨价;精酿啤酒价格也开始上调;
四是市场容量趋稳,大众消费持续升级;消费市场成为行业业绩主要增长和来源之一;
五是白酒行业全面升级,竞争加剧,整合力度不断强化,市场进入挤压式时代;另外,市场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处于“缺少名酒、缺好酒”阶段;
六是流通环节,特别是经营用房、人工成本等费用支出大幅上升,导致中小企业利润空间有所收窄。
对当下行业发展新形势,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江苏省工商联酒类行业商会会长陈国锁会长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未来,各酒种特别是白酒一定会从“汇量增长”走向结构性增长路径,实现“向优质产品集中,向优势品牌集中,向懂得消费体验的市场集中,向具有独立运营能力的商家集中”;
2.除“茅五洋”领军企业外,或将有更多的名酒企业加入高质量发展中来,如省外泸州老窖、顺鑫农业、汾酒,省内的今世缘、张家港酿酒,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3.飞天茅台、普五等一线名酒供不应求的状态仍将保持,但驱动力或将向次高端、中高端品牌切换。次高端、中高端酒品高速增长或许能更加提现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人群的消费升级步伐。另外,随着市场容量趋稳,行业整体增速将放缓,进入稳定增长常态化阶段;
4.去年一线名酒涨价,诸多二线名酒,区域名酒随之涨价,啤酒价格也出现普遍上涨,2019年若消费端不出现大的变化,酒类商品涨价之风将延续;
5.市场流通渠道将更加受到厂商重视;
6.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名酒的国际化步伐会更明显加快,方向也会更加明确;
7.消费升级仍是大趋势,具有长周期:消费追求将由量速转变,有品质、品牌、健康产品更受欢迎:多元化、个性化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
8.竞争加剧。竞争走向竞合将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路径,中小企业、发展将更加困难。
苏酒发展势头一片大好,2018年已超过河南、山东等白酒大省,跃居全国白酒第二,豫酒、鲁酒,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更应该迎头赶上,捍卫自己区域的白酒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