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酒类行业,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生意难做,难于上秒火!”白酒受制三公消费,一落千丈;红酒僧多粥少,卖酒的比买酒的还多;甚至连常年把持着“中国酒局”中的领跑者之一的啤酒,首次在2014年也出现负增长态势,这也是24年来首现这一状况。
但就在此时,预调鸡尾酒酒市场却逆市增长,且增幅迅猛。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最新统计,预计2020年预调鸡尾酒销售金额有望超百亿元。面对如此现象,用一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席卷而来鸡尾酒”毫不为过。一夜之间,这类酒火得如火如荼,火遍大江南北,火得莫名其妙。不少业内业外的人士都不约而同的针对“预调鸡尾酒”列出三大问题,到底什么是RIO预调鸡尾酒?它靠什么火起来的?还能火多久?
疑问一:到底什么是预调鸡尾酒?
其实,这种洋酒+果汁混合调制的低酒精饮品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国外被统称为ALCOPOP。世界上第一瓶ALCOPOP——TWO DOGS ALCOHOLIC LEMONADE(小花狗柠檬酒)诞生于1993年,由一位澳大利亚人迈克盖瑞(Duncan Mac Gillivray)调制而成,由此大获成功,从此这类酒在各国年轻人中深受欢迎。
但在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这类酒近几年才在国内年轻人中兴起,尚属于新兴酒类。且和国外市场不同的是,目前领军行业的锐澳(RIO)品牌打破了国外经营ALCOPOP品牌仅采用单一基酒的限制,率先开创用不同的基酒和不同的果汁混喝配制,重新定义了中国的ALCOPOP市场。
中国的ALCOPOP尚没有明确的官方品类名称,媒体和消费者有按照饮用口味称作果味洋酒的,或按照制作方法称作混搭果酒,目前相对较多的是根据行业代表品牌锐澳(RIO)的方法称为“预调鸡尾酒”。更多的消费者显然无法对这个专业感极强的“预调鸡尾酒”称呼产生认知,因此亦有相当多的人直接把这种以朗姆、白兰地、伏特加等烈酒作为基酒,辅以各口味果汁加以调配而成的混搭酒统称为“RIO酒”。借由行业领军企业锐澳(RIO)的品牌名来统称RIO酒,一方面解决了大家对这类酒的认知困扰,另一方面又给这个本就是舶来品的酒精类饮料覆上了一层时尚感。
疑问二:它靠什么火起来的?
RIO预调鸡尾酒由无名走向小众,从小众迈向大众,原因有三:首先,主力消费人群的更替。80,85后甚至90年代初的消费人群已开始逐渐登上“主力消费”的舞台,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追捧程度早已不是老一辈人所能企及的,因此RIO酒这类专属年轻人的潮品能够迅速占领“高地”并非偶然现象。
其次,年轻人口的日益迁移。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里,因求学、工作、婚姻而定居的80、90后年轻人群数量占比已超过了土生土长的本地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口“混搭”,让年轻人对于RIO预调酒这类酒传承国外的交友文化深感认同:无论你来自那个城市、出身背景如何,经济收入如何,只要聚在一起喝RIO预调酒,大家就成为了朋友,颇有“朋友不问出处”的流行文化色彩。
第三,RIO预调酒对于流行文化的借力。近年来,RIO酒中的锐澳(RIO)、冰锐等多家品牌均齐心进军各大综艺节目、热播电视剧,像《奔跑吧兄弟》、《爱情公寓》、《天天向上》、《何以笙箫默》等。年轻人群不断受到产品硬性广告的“地毯式轰炸”,成功引起广大人群的跟风消费,从而彻底撬动市场,销售金额呈数倍跳跃式增长也就不足为怪了。
疑问三:RIO鸡尾酒还能火多久?
在快消饮品行业,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热点和新兴子行业。比如核桃露、苹果醋、生榨椰汁等,都会在短时间内达成多轮次的大规模销售成绩。但影响力仅限于行业内,往往都是以昙花一现的表现得以收尾。回过头来看RIO预调鸡尾酒,笔者也不敢妄自评论,但可以从几方面的趋势来衡量这匹“黑马”的未来发展趋势:
趋势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RIO 酒走红时间较短,虽已培育部分粉丝消费者,但作为酒类消费大国和消费人群年轻化作为基础,RIO这类代表着时尚、青春、娱乐的形象的酒类尚有巨大潜力用户可待挖掘。
趋势二:未来包装或成取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