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召开了一场国酒香礼遇分享会,以分享之名契礼文化之意。在国酒香氤氲而成的烟火香气中,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与千年的历史风霜面对面,体验中华文化之厚重,感知酒礼文化之灵动,感受国礼文化之传奇,看我们的先人举杯成仪,串联成华夏文明坚强的力量。
1、礼文化,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
礼文化之美好,在于其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是我们后人无论何时都可栖息的文明庇佑。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礼仪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知礼、重礼,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贯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对外交流还是社会风气,处处彰显着礼节的表达和应用。
中国礼文化之表达丰富多样,文人相聚交流之方式更是千姿百态。琴棋书画礼御乐、投壶吟诗对酒……莫不如是。在国酒香体验分享会上,茅台经销商嘉宾在“书”前化身书圣王羲之,于国酒香卷轴上挥毫泼墨,在留下诸多“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丹青墨宝时,亦仿若跨越千年,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在战国、唐宋时期颇为流行。《醉翁亭记》中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其中的“射”就是指的投壶游戏。在“礼”体验区,嘉宾全神贯注力力争百发百中,深度演绎投壶之礼。围观者亦兴致勃勃,表示唯有在国酒香前才能充分感知国礼文化。
2、酒礼文化,鲜活了华夏文明
在礼文化中,酒礼文化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古人饮酒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敬意”之说。
在国家交往中,酒是一种很好的社交语言,早在汉武帝时期便以美酒设国宴款待西域使节。在国礼中,茅台酒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自建国初期就作为礼宾用酒,多次出现在国宴上,肩负着招待世界各国元首的重任,让中国更好地和世界交谈。
在民间交往中,酒也是一种能快速联络情感的工具,举酒送别、流觞曲水、以酒为媒、以酒会友,是国人盛行的交友、酒礼方式。酒礼文化,鲜活了华夏文明,温柔了人间众生。
3、礼承千年,香传天下,传承中华文明礼文化
国酒香的出现,丰富了国礼文化的表达方式。作为一项可与茅台酒分庭抗礼的礼仪表达工具,国酒香具有“礼承千年 香传天下”之称。
国酒香与中国传承上千年的酒礼文化、茅台酒相结合,书写着天赐国礼的传奇,持续传递新时代的大国风范。其不仅可以向外界彰显风范和气度,还能向对象表达尊重与敬意,是新时期的新礼文化表达载体。国酒香厚重的文化与国礼地位,也被用心地在分享会现场做了展示。专家们的讲解、嘉宾们的DIY体验、体验官的颁布……每一个环节,都是国酒香“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的礼遇诚意,也是凝聚了千年的酒礼文明、“烟酒不分家”在当今时代的动人演绎。
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人生信念里,饮酒不仅仅是喝酒,更是体会流动的思想情绪,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种饮酒方式也被巧妙地体现在了国酒香分享会上,嘉宾在体验酒礼时,能充分感受到中华文明之灵动,酒礼文化之丰盛。此次国酒香礼遇分享会的举办同样也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