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推动啤酒消费进入量稳价升时期。2015年之后,我国劳动人口达到峰值,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第三次消费高峰结束。从啤酒行业自身来看,在十余年高速发展后,未来在销量上的上升空间已经不大,逐渐进入量稳价升的阶段。
天气因素导致啤酒消费短期大幅下滑。我们统计了从2011年至2015年全国八个城市每月的降水天数,每月受台风影响天数和每月气温超过30度的天数,并将其与啤酒行业月度产量(近似替代销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降水与啤酒销量的负相关关系最为明显,气温与啤酒销量呈较强正相关关系,而台风次数与啤酒销量呈较弱负相关关系。每年的二、三季度是啤酒行业的销售旺季,而2016年二季度南方受降水影响更大。从7月开始,我国北方的天气开始变得更为炎热,而南方的降水也呈现减少的趋势,我们预计三季度啤酒行业的下跌趋势有望减缓。
2016年开始龙头公司集体转向产品升级战略。大规模的并购降价以争取市场份额的手段使得中国啤酒巨头们陷入了疯狂投入而净利率难以提升的死循环。啤酒行业是过去十年唯一没有感受到消费升级的食品饮料子行业,而从国内啤酒结构变化和进口啤酒增速来看,需求升级态势明显。国产企业如果及时转变战略将可分享行业巨大盈利蛋糕,否则有可能错失历史机遇,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幸好从2016年开始,华润、百威、青啤、燕京、嘉士伯和珠江等龙头公司出现了集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