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酒资讯 > 营销策划
品牌自建,还是借船出海?彷徨在原酒转型的十字路口……

近日,在邛崃市政府的主导下,燃点白酒与邛酒集团正式成立了子公司,欲打造集生产、研发、营销、渠道、销售五位一体的一站式白酒运营平台,运作创意白酒。众所周知,邛崃,作为核心的浓香型白酒主要产区,一直以优质的原酒输出业内闻名,而此次与燃点的合作,则是一次新兴白酒品牌与知名白酒产地之间的强势联合,是一次互联网用户思维与传统优势生产基地的优势互补。

时间更早一点,有媒体爆出原酒大王高洲酒业的“艰难”转型局面,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中国酒协协会也在年初颁布出台了相关的原酒标准。客观而言,尽管2016年的年报比较好看,但这注定对许多原酒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时代,酒业重构受到最核心冲击的便是两个群体:一是上游的原酒企业,另一个便是下游的品牌运营商,小编在这里谈谈原酒企业。

酒业重构,原酒企业普遍“被转型”

导致目前原酒企业普遍生存“艰难”的核心原因在于两点:

一是错误地高估行业形势发展利好,迅速的扩大产能带来的资金和资本的巨额前置性投入,目前资金链面临着断掉的风险。在“黄金十年”间,许多酒企为了缩短推出成品酒的时间,抢占市场份额,获得市场销量,全国众多浓香型酒企纷纷将目光放在四川的原酒企业身上,一个数据显示,最高峰的时候全国约有80%的浓香型白酒企业都从四川采购原酒,这种市场需求的旺盛,一方面使得川酒企业纷纷放弃自己的品牌,专门走上原酒生产与输出这种“省心”的路子;另一方面,使得许多原酒企业迅速投入巨资扩大产能,后来酒业突然不那么粗放,市场需求急剧减少,原酒企业一下子感觉被“玩了一把”!

二是单纯原酒输出oem模式的衰落。有两点,一是尽管川酒的原酒的确不错,但是“拉原酒”这种潜规则见不得光,一旦被媒体捅出来,显得企业品牌名不正言不顺,许多酒企正在扩大自己的产能;二是产能尽管大,但是结构不合理,好品质的原酒还是稀缺的,再加上相关标准的缺失,结果就是为他人做了嫁衣,生存严重依赖下游的成品酒生产企业。

自建品牌的转型样本

国台这几年在业内比较活跃,算是原酒企业中相对成功转型的案例。在小编看来,除了“国台”本身的品牌商标比较唬人之外(现在国字号的品牌可不好拿下来了),国台这几年在电商层面的动作可圈可点,而个人认为,通过互联网渠道的搅动,对国台的利好不仅仅在于一些爆品的打造,更关键是品牌活跃度的进一步提升,而自建品牌的品牌力不足和活跃度不够正是传统原酒企业的短板所在。

此外,江苏宿迁还有一个企业乾天酒业,其前身同样是原酒企业,这几年转型也是比较成功,据了解今年同比继续保持20%的增长,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差异化取胜。在江苏绵柔浓香品类的格局下,乾天酒业以绵柔芝麻香破局,同时在立足江苏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辟河南这种省外第二市场,整体来看:

无论是乾隆江南这种从品质差异上绵柔芝麻香的新品牌占位,到品牌上乾隆皇家文化与江南风情的发掘,再到营销上酒道馆式的旅游体验营销,甚至包括异型瓶体独具匠心的设计,总体来说,在同质化现象颇为严重的酒业环境下,有些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也正是这种鲜明的特色使得经销商在产品初期的市场导入和培育过程中能够有底气,有所依仗,这也是小编调查河南市场后,经销商普遍反映的情况。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正一堂这种专业咨询强大服务能力与智慧输出,这也是推动乾天积极转型,并且能够成功转型不可忽略的一点!

借船出海不是简单的原酒输出

对于原酒企业过去那种卖原酒的初级盈利模式显然不可行,即使借船出海,这个船怎么借?里面也有些门道。小编这里以燃点与邛酒集团的合作为例:

邛崃,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主要产区,经历过极为辉煌的时代,在新的消费升级与行业资源整合的大势中,面临着原酒企业转型的重大命题,而本次通过与新兴的互联网白酒品牌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简单的罐装生产,更核心地是成立双方控股的子公司,通过网络爆品的打造不断提升产地品牌,确保不会再是过去的从属地位。

之前小编参与过燃点与汾酒的合作发布会,个人感觉产品很有卖点,差异化明显,从产品设计角度足够匠心,可能过去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品质背书的不足。而通过此次与邛酒的合作,个人认为最大利好是品质上背书的保证,酒质达到了名正言顺的说辞。小编与燃点CEO赵晓朴联系,对方表示:这是燃点白酒在解决了营销及渠道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后,为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开始向产业链上游涉足的第一步。

据了解,这次合作对于燃点白酒有着非凡的意义,从2014年出道至今,燃点白酒一直以互联网用户思维为指导,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年轻用户的白酒产品,在解决了产品研发、品牌营销与渠道建设之后,再次激流勇进,进军了产业链上游,为打通白酒全产业链做好了关键性的资源储备。此后,燃点白酒在此基础上的平台创新与产品升级将会是从产业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式运营。

秒火好酒代理网 Copyright © 201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