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区域性的米酒企业要如何突破市场?诞生于广东的九江酒厂正尝试着结合岭南文化寻求转型机会。九江酒厂总经理关正生对凤凰网表示,公司已经筹划了一个博物馆,并结合粤剧、粤菜进行推广。此外,在产品线方面,九江酒厂除了稳固原有的传统产品,将逐渐靠拢中价位,上升至50到100多元的这个价格段。
以下是精彩实录:
结合岭南文化塑造品牌
主持人:能介绍一下九江双蒸酒厂企业和相应的产品吗?
关正生:我们这个企业是来自广东的一个做中国传统白酒的企业,而且主要的产品是米酒。因为广东的白酒都是用米来做的米酒,到目前为止是区域性相对比较明显的一个产品,是一个大众化品牌,对于广东来说知名度非常高,整个企业年产量也比较大,已经超过五万吨。目前企业也在追寻转型的机会,包括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等。
主持人:企业转型主要做哪些方面的转变呢?
关正生:重视文化建设,我们在 2008年筹划了一个博物馆,我们九江双蒸的历史传承、工艺酿造过程,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去表现给一些消费者,让他们的口碑传播文化。在媒体传播方面从单一的硬性推广到一些软性的活动,跟电视台、平媒等合作,特别是电视台,以电视连续剧形式挖掘历史、酒文化,进行综合、立体的转播。之后再推动一些新的品类,新的品牌,进行向中高端的过度。
主持人:用粤剧的头像来做外包装,也是文化推广的一部分吗?
关正生:是的,粤剧是岭南文化很好的一个元素,很好的结合了文化,从而联系粤菜体系,加上博物馆的推广,进行饮食文化、酒文化的建设,树立文化形象。
主持人:九江双蒸跟旅游方面的结合似乎也做得不错。
关正生:我们以博物馆为基础,与香港无线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剧,进行推广传播。与40多家的旅行社,签署合作联盟打造群众基础,平均每年参观酒厂人次有13万左右。另外利用我们岭南的建筑风范,包括博物馆不断的扩充,去增加旅游的新的卖点。二期还有一个做法,希望运用一种现代的手法去表现一种传统的东西,希望有一种震撼的感觉出来。
主持人:不光是发展酒企业,另外也是把它做成一个旅游事业进行多方联动开创一个双赢的局面,对吗?
关正生:我的定位是文化跟产业结合吧,主打是产业,但是通过文化来推动产业,也通过产业来驱动文化,这也是我们政府所期望的文化大国的体现。
产品线靠拢中价位
主持人:把一个大众的消费品,往更大的层次来推广或者是进入到中端的市场需要有什么样的一个规划呢?
关正生:现在整个产品的结构,包括我们高中低档的整个产品的规划已经勾画出来了。我们下一步,除了稳固我们原有的一个传统的产品,逐渐靠拢中价位的,上升至50到100多元的这个价格段的产品。产品的设计方面,找准消费群体,不论从包装、整个传播的策略,整个营销的策略,都要跟着他们的需求而改变。我们想一步一步来,先做好我们主价位的,有机会我们再往上,一步一个脚印。
主持人:进入网络时代,传统企业应该怎么应对,现在做的或者是未来想做的计划是什么呢?
关正生:因为目前九江双蒸的受众年龄偏大,目前的消费群不是互联网的主流群体,所以我就没有侧重产品售卖的方面,而是用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尝试。所以我想利用这个电商的平台去推动博物馆,作为产品的一个孵化器,引导出一些新的创意。
我们在电商方面做的产品跟线下的是不一样的,线下做的都是大众化以及传统消费群那一部分的,电商上做一些当地的一个传统文化的比如与陶艺相结合的、一些有文化、个性化的产品,拿到网上去销售。而针对年轻消费群的特色产品线,售卖的是果类型的白酒,果类型的水果酒,是迎合年轻人。所以最近两年改变互联网这方面,一个是起到好的一个宣传载体的作用,也是作为一个好的营销推广平台。
主持人:因为产品特色的缘故,有很大一部分消费群体是女性,针对这样的群体的话,有没有做过考虑呢?
关正生:整个产品里面还是以白酒为主,白酒还是男性消费为主。但是,现在水果酒也有,葡萄酒也有。我们还有一款黄酒,适合女性喝。因为女孩子都喜欢喝低度的酒,未来整个消费的潮流我都感觉慢慢的走向低度。日韩在低度酒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
主持人:您研究得很透彻,那未来是不是打算这么做?
关正生:广东它是以米做的酒,度数不高,和日韩的低度酒相类似,广东的米酒完全有条件做到这么低的酒度。所以广东的酒比较适应,所以我觉得韩国酒,包括日本酒,它的做法,包括它的产品,包括它的工艺,包括它的营销方式,包括它的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主持人: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